2017年9月8日

北一女新生跳樓亡

最近北一女新生跳樓亡的新聞,不是第一個,也不是最後一個。問題總是很容易分析,但問題卻怎樣也難以改善。 一、支持父母的角度會說,別人也被父母這樣管束,怎沒輕生。這種角度認為,這個學生無法忍受挫敗。聽來有幾分道理,人人都有夢想,但也都有夢想被破碎的經驗。 二、支持學生的角度說,父母情緒勒索。 多數父母的類型,先「簡單」分兩種:很在意小孩課業的、跟放任小孩課業的。很在意小孩課業的父母通常也投入很多心血,然後也沒有問問小孩,有認同父母的付出與期待嗎?然厚孩子是否願意完成父母的期望?通常父母付出程度,也可以說是到了犧牲自我的程度,相對的這種父母面對孩子的未來,也往往演變成會干涉到底的結局,只是手法軟硬兼施大家巧妙不同而已。 然而,父母若不是有很高的期待,也不會對孩子有這麼高的投入與關懷,最後,孩子的處境就像美人魚一樣,到底要不要用聲音換雙腳同樣的為難(用自己...
閱 讀 內 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