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1日
標籤:
胭脂蟲
胭脂蟲【圖】
胭脂蟲紅素(Carmine)為胭脂紅酸(Carminic acid)的鋁螯合物,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。胭脂蟲紅被人類使用已有千年的歷史,是重要的紅色色素來源。目前胭脂紅蟲主要產於祕魯,全球年產量約為300公噸,大部分的胭脂蟲紅色素應用於化妝品工業。
胭脂蟲紅酸極易溶於水中,但亦受pH的影響。於酸性環境下呈橘紅色,在鹼性溶液中則呈紫色,當pH處於5.0至7.0之間時,顏色會很快的轉成紅色。胭脂蟲紅的染色強度很低,使其在應用上受到限制;胭脂蟲紅酸可以與金屬產生螯合作用而成為胭脂蟲紅素,以改善其染色強度,一般以鋁為主。胭脂蟲紅素可溶於鹼性溶液中,但不溶於酸性溶液中。pH在4.0時為紅色,當pH為10.0時則為藍紅色,其染色強度為胭脂蟲紅酸的兩倍,應用上更具效率。
延伸閱讀:
胭脂蟲紅除對酸鹼敏感以外,陽離子也會影響其顯色,當陽離子濃度增高時,其顏色會更趨於藍色;胭脂蟲紅對熱、光線、氧及二氧化硫都很安定。
胭脂蟲紅廣被歐洲、北美洲各國所允許,可在食品中添加,但依各種食品之不同,其允許添加量也有所不同,在湯類及調味醬中其添加量最高不得超過50 - 500ppm不等。芬蘭及瑞士更允許使用於糖果點心,其最高使用計量分別為100ppm及200ppm。一般胭脂蟲紅較常被應用於加工肉品、果醬、蜜餞、動物膠甜點、麵粉點心、清涼飲料及部分乳製品等。
胭脂蟲紅素(Carmine)為胭脂紅酸(Carminic acid)的鋁螯合物,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。胭脂蟲紅被人類使用已有千年的歷史,是重要的紅色色素來源。目前胭脂紅蟲主要產於祕魯,全球年產量約為300公噸,大部分的胭脂蟲紅色素應用於化妝品工業。
在眾豔色彩中,有一種紅,萃取自壓碎的蟲子屍體,那腥紅的粉末染出了妳美麗的身上衣。
色彩與音樂是人類生命的調色盤,世界因而優柔、生動,充滿盎然的意趣;然而,也因此注定了這些蟲子的命運。
大多數的染料都是從植物與礦物中取得。而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自古就已懂得從一種寄生在仙人掌的胭脂蟲(Cochineal)身上提取紅色染料,雌蟲的體內含有胭脂紅酸,所以漂染時需將蟲體碾成粉末。由於約七萬隻蟲才能製成一磅的鮮紅色染料,胭脂蟲極為昂貴;而蟲體乾燥後就像一顆顆小乾果,所以其拉丁文種名即為(coccus小乾果),當時從中南美洲運往西班牙加工的成袋蟲屍,被稱為「紅色穀物」;這些蟲兒最終化為人類藝術與彩妝裡一抹怵目驚心的鮮紅,也不為人知地為美麗的仕女們增添一分嬌艷。古之仕女們將這些蟲兒的鮮艷分泌物擦抹在臉頰及唇上為悅己者容;這些紅色穀物稱得上是真正的“生命的色彩”,它讓我想起歐洲教堂的壁畫及中國廟柱上的彩繪,成群的胭脂蟲兒凝定在時間的長廊裡,以一種鮮艷的紅,彷彿將它的生命傾注在人類的宗教殿堂裡!
秘魯首都利馬波利瓦爾廣場一側,有一個由寬闊的回廊、敞亮的展廳和鋪著草坪的院子構成的庭院式建築,這就是著名的利馬古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。這座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美洲古文明的文物。多年以前,我到這裡訪問時,印象最深的是帕拉卡斯文化的紡織品,這是西元前5世紀左右在秘魯南部興起的文明,紡織品是包裹在木乃伊幹屍的多層套服或披毯,用棉、羊駝毛編織而成,織物精美絕倫,色彩絢麗極了。當時就有一個疑問:這些2000年前的紡織品是怎樣染色的,可惜時間匆匆,也沒有來得及細問,也就忘卻了。最近看了《完美的紅》,倒是給我解決了一點疑惑,也因此聯想起史學研究領域存在許多空白,尤其是涉及文化交流、殖民、貿易、商業、工藝技術傳播等方面,有待深入發掘的題目還很多。
《完美的紅》講述的是“胭脂蟲紅染料的傳奇故事”,“胭脂蟲紅一直被古代墨西哥人珍藏,直到16世紀,這種染料在阿芝臺克人的市場上出售時引起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,之後被運到歐洲”。該書內容提要如是說:“胭脂蟲紅轟動全歐洲,它製造出當時所能見到的最輝煌、最強烈的紅色,西班牙人從壟斷胭脂蟲紅貿易中賺取了鉅額利潤,西班牙帝國由此崛起。不久,英國、法國、荷蘭和其他歐洲國家紛紛加入追逐絕色的行列,這種競爭持續了三個多世紀:歐洲國家的命運因此而改變:海盜、探險家、煉金術士、科學家和間諜牽涉其中,開始他們的冒險生涯。”
美洲人發現的天然染料,隨著新大陸的發現,不僅給歐洲殖民者帶來鉅額的利潤,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和文化藝術的風格。胭脂蟲紅是生產高品質衣料不可缺少的染料。從英國女王、法國皇帝到歐洲上流社會,紅色成為黑白搭配的襯托,“無論是牧師的紅色天鵝絨十字褡,花花公子的紅色綢緞袖套,貴族穿著的柔軟光滑的紅色布料,還是伯爵夫人的紅色織錦裙子,它們都是胭脂蟲紅染制而成的”。這種風尚一直影響到以後幾個世紀。此外,胭脂蟲紅還廣泛用於化粧品、顏料、藥物和食品染色劑。
《完美的紅》這本書之所以有趣,在於並非平鋪直敘地介紹這種天然紅色染料的來龍去脈,而是從色彩的時尚、紡織品的染色、油畫作品的調色、高昂的利潤等各方面,將這種原產于美洲的神奇的小蟲子製成的前所未有的鮮麗紅色染料,如何導致歐洲各國之間瘋狂的貿易戰,由此爆發激烈的原料爭奪、壟斷和對殖民地的盤剝娓娓道來,令人耳目一新。至於海盜對運載胭脂蟲紅的商船的劫持,更是當年屢見不鮮的新聞,讀來也饒有興味。
1825年,荷蘭派出一名間諜偷偷潛入西班牙港口卡迪斯,在一個仙人掌種植園當雇工,用兩年時間學會胭脂蟲飼養方法。兩年後,一艘荷蘭戰艦又悄悄地前往西班牙港口卡迪斯,這名間諜和其他荷蘭人把72棵長滿胭脂蟲的仙人掌,以及600多枚仙人掌葉偷運上船,連同高價收買的仙人掌種植園園主。經過半年多的航行,大多數的仙人掌和胭脂蟲都死了,只有很少的能逃過炎熱、潮濕的煎熬,荷蘭戰艦于1828年8月抵達今印尼的爪哇,倖存的仙人掌和胭脂蟲被送到茂物(離雅加達不遠的山區)……這一樁情節曲折的間諜戰,不亞於好萊塢的一部大片。
圍繞胭脂蟲染料的明爭暗鬥,也把各國的科學家卷了進來。由於歐洲人沒有親眼見過胭脂蟲的生長和收穫,很長時間,胭脂蟲是什麼東西,眾說紛紜,爭論不休。有人認為是一種植物的果實或仙人掌的種子,有人認為是一種動物——長在仙人掌上的蠕蟲。
荷蘭的顯微鏡大師、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列文虎克,在1685年應英國化學家羅伯特·波義耳要求,用他的顯微鏡觀察胭脂蟲究竟是何物,結果列文虎克竟然錯誤地認為胭脂蟲是“一種樹木的果實”。據說列文虎克犯這樣的錯誤是當時顯微鏡的精度不高。後來,列文虎克再次在顯微鏡下觀察胭脂蟲時,他看到從一個顆粒上分離出來的腿、翅膀和腦袋的模樣,他在兩年後提交的實驗報告中說:這些顆粒實際上都是“身體內充滿了卵的雌性動物”。
胭脂蟲是同翅目的一種介殼蟲,寄生在多刺的仙人掌葉片上。作為天然染料,胭脂蟲紅通過菲律賓最終傳入中國,被稱作“洋紅”、“蟲紅”。至於“洋紅”在中國傳播的歷史,我不清楚是否有這方面的記載和研究。
由於人工合成色素存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,近年來人們又開始追求天然色素,用於食品、藥品和化粧品等,因此全球對胭脂蟲紅的需求量也開始大幅度上升。我在超市購物時,發現一些熟肉製品的添加劑中有胭脂蟲紅。另外也有資料顯示,我國西南地區的幹熱谷地適宜仙人掌生長,如能飼養胭脂蟲,也是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項富民措施。
延伸閱讀:
胭脂蟲【圖】
胭脂蟲紅素(Carmine)為胭脂紅酸(Carminic acid)的鋁螯合物,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。胭脂蟲紅被人類使用已有千年的歷史,是重要的紅色色素來源。目前胭脂紅蟲主要產於祕魯,全球年產量約為300公噸,大部分的胭脂蟲紅色素應用於化妝品工業。
胭脂蟲紅酸極易溶於水中,但亦受pH的影響。於酸性環境下呈橘紅色,在鹼性溶液中則呈紫色,當pH處於5.0至7.0之間時,顏色會很快的轉成紅色。胭脂蟲紅的染色強度很低,使其在應用上受到限制;胭脂蟲紅酸可以與金屬產生螯合作用而成為胭脂蟲紅素,以改善其染色強度,一般以鋁為主。胭脂蟲紅素可溶於鹼性溶液中,但不溶於酸性溶液中。pH在4.0時為紅色,當pH為10.0時則為藍紅色,其染色強度為胭脂蟲紅酸的兩倍,應用上更具效率。
延伸閱讀:
胭脂蟲紅除對酸鹼敏感以外,陽離子也會影響其顯色,當陽離子濃度增高時,其顏色會更趨於藍色;胭脂蟲紅對熱、光線、氧及二氧化硫都很安定。
胭脂蟲紅廣被歐洲、北美洲各國所允許,可在食品中添加,但依各種食品之不同,其允許添加量也有所不同,在湯類及調味醬中其添加量最高不得超過50 - 500ppm不等。芬蘭及瑞士更允許使用於糖果點心,其最高使用計量分別為100ppm及200ppm。一般胭脂蟲紅較常被應用於加工肉品、果醬、蜜餞、動物膠甜點、麵粉點心、清涼飲料及部分乳製品等。
胭脂蟲紅素(Carmine)為胭脂紅酸(Carminic acid)的鋁螯合物,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。胭脂蟲紅被人類使用已有千年的歷史,是重要的紅色色素來源。目前胭脂紅蟲主要產於祕魯,全球年產量約為300公噸,大部分的胭脂蟲紅色素應用於化妝品工業。
在眾豔色彩中,有一種紅,萃取自壓碎的蟲子屍體,那腥紅的粉末染出了妳美麗的身上衣。
色彩與音樂是人類生命的調色盤,世界因而優柔、生動,充滿盎然的意趣;然而,也因此注定了這些蟲子的命運。
大多數的染料都是從植物與礦物中取得。而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自古就已懂得從一種寄生在仙人掌的胭脂蟲(Cochineal)身上提取紅色染料,雌蟲的體內含有胭脂紅酸,所以漂染時需將蟲體碾成粉末。由於約七萬隻蟲才能製成一磅的鮮紅色染料,胭脂蟲極為昂貴;而蟲體乾燥後就像一顆顆小乾果,所以其拉丁文種名即為(coccus小乾果),當時從中南美洲運往西班牙加工的成袋蟲屍,被稱為「紅色穀物」;這些蟲兒最終化為人類藝術與彩妝裡一抹怵目驚心的鮮紅,也不為人知地為美麗的仕女們增添一分嬌艷。古之仕女們將這些蟲兒的鮮艷分泌物擦抹在臉頰及唇上為悅己者容;這些紅色穀物稱得上是真正的“生命的色彩”,它讓我想起歐洲教堂的壁畫及中國廟柱上的彩繪,成群的胭脂蟲兒凝定在時間的長廊裡,以一種鮮艷的紅,彷彿將它的生命傾注在人類的宗教殿堂裡!
秘魯首都利馬波利瓦爾廣場一側,有一個由寬闊的回廊、敞亮的展廳和鋪著草坪的院子構成的庭院式建築,這就是著名的利馬古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。這座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美洲古文明的文物。多年以前,我到這裡訪問時,印象最深的是帕拉卡斯文化的紡織品,這是西元前5世紀左右在秘魯南部興起的文明,紡織品是包裹在木乃伊幹屍的多層套服或披毯,用棉、羊駝毛編織而成,織物精美絕倫,色彩絢麗極了。當時就有一個疑問:這些2000年前的紡織品是怎樣染色的,可惜時間匆匆,也沒有來得及細問,也就忘卻了。最近看了《完美的紅》,倒是給我解決了一點疑惑,也因此聯想起史學研究領域存在許多空白,尤其是涉及文化交流、殖民、貿易、商業、工藝技術傳播等方面,有待深入發掘的題目還很多。
《完美的紅》講述的是“胭脂蟲紅染料的傳奇故事”,“胭脂蟲紅一直被古代墨西哥人珍藏,直到16世紀,這種染料在阿芝臺克人的市場上出售時引起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,之後被運到歐洲”。該書內容提要如是說:“胭脂蟲紅轟動全歐洲,它製造出當時所能見到的最輝煌、最強烈的紅色,西班牙人從壟斷胭脂蟲紅貿易中賺取了鉅額利潤,西班牙帝國由此崛起。不久,英國、法國、荷蘭和其他歐洲國家紛紛加入追逐絕色的行列,這種競爭持續了三個多世紀:歐洲國家的命運因此而改變:海盜、探險家、煉金術士、科學家和間諜牽涉其中,開始他們的冒險生涯。”
美洲人發現的天然染料,隨著新大陸的發現,不僅給歐洲殖民者帶來鉅額的利潤,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和文化藝術的風格。胭脂蟲紅是生產高品質衣料不可缺少的染料。從英國女王、法國皇帝到歐洲上流社會,紅色成為黑白搭配的襯托,“無論是牧師的紅色天鵝絨十字褡,花花公子的紅色綢緞袖套,貴族穿著的柔軟光滑的紅色布料,還是伯爵夫人的紅色織錦裙子,它們都是胭脂蟲紅染制而成的”。這種風尚一直影響到以後幾個世紀。此外,胭脂蟲紅還廣泛用於化粧品、顏料、藥物和食品染色劑。
《完美的紅》這本書之所以有趣,在於並非平鋪直敘地介紹這種天然紅色染料的來龍去脈,而是從色彩的時尚、紡織品的染色、油畫作品的調色、高昂的利潤等各方面,將這種原產于美洲的神奇的小蟲子製成的前所未有的鮮麗紅色染料,如何導致歐洲各國之間瘋狂的貿易戰,由此爆發激烈的原料爭奪、壟斷和對殖民地的盤剝娓娓道來,令人耳目一新。至於海盜對運載胭脂蟲紅的商船的劫持,更是當年屢見不鮮的新聞,讀來也饒有興味。
1825年,荷蘭派出一名間諜偷偷潛入西班牙港口卡迪斯,在一個仙人掌種植園當雇工,用兩年時間學會胭脂蟲飼養方法。兩年後,一艘荷蘭戰艦又悄悄地前往西班牙港口卡迪斯,這名間諜和其他荷蘭人把72棵長滿胭脂蟲的仙人掌,以及600多枚仙人掌葉偷運上船,連同高價收買的仙人掌種植園園主。經過半年多的航行,大多數的仙人掌和胭脂蟲都死了,只有很少的能逃過炎熱、潮濕的煎熬,荷蘭戰艦于1828年8月抵達今印尼的爪哇,倖存的仙人掌和胭脂蟲被送到茂物(離雅加達不遠的山區)……這一樁情節曲折的間諜戰,不亞於好萊塢的一部大片。
圍繞胭脂蟲染料的明爭暗鬥,也把各國的科學家卷了進來。由於歐洲人沒有親眼見過胭脂蟲的生長和收穫,很長時間,胭脂蟲是什麼東西,眾說紛紜,爭論不休。有人認為是一種植物的果實或仙人掌的種子,有人認為是一種動物——長在仙人掌上的蠕蟲。
荷蘭的顯微鏡大師、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列文虎克,在1685年應英國化學家羅伯特·波義耳要求,用他的顯微鏡觀察胭脂蟲究竟是何物,結果列文虎克竟然錯誤地認為胭脂蟲是“一種樹木的果實”。據說列文虎克犯這樣的錯誤是當時顯微鏡的精度不高。後來,列文虎克再次在顯微鏡下觀察胭脂蟲時,他看到從一個顆粒上分離出來的腿、翅膀和腦袋的模樣,他在兩年後提交的實驗報告中說:這些顆粒實際上都是“身體內充滿了卵的雌性動物”。
胭脂蟲是同翅目的一種介殼蟲,寄生在多刺的仙人掌葉片上。作為天然染料,胭脂蟲紅通過菲律賓最終傳入中國,被稱作“洋紅”、“蟲紅”。至於“洋紅”在中國傳播的歷史,我不清楚是否有這方面的記載和研究。
由於人工合成色素存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,近年來人們又開始追求天然色素,用於食品、藥品和化粧品等,因此全球對胭脂蟲紅的需求量也開始大幅度上升。我在超市購物時,發現一些熟肉製品的添加劑中有胭脂蟲紅。另外也有資料顯示,我國西南地區的幹熱谷地適宜仙人掌生長,如能飼養胭脂蟲,也是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項富民措施。
延伸閱讀:
訂閱:
張貼留言
(
Atom
)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