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7日

A咖、B咖、C咖、D咖的由來


熟悉影藝圈消息的人應該都聽過「A咖」這個名稱,「咖」是台語發音,就是「角色」的意思,所以「A咖」是指「A級的角色」。


有「A咖」當然也會有B咖、C咖囉,這些名詞是怎樣由來的呢?


原來這些名詞最早出自於「The Ulmer Scale」,在「The Ulmer Scale」裡面把評估的影星劃分成「A-list、B-list 、C-list」三種等級,「list」在中文被翻譯成「名單」,可是「A名單」感覺很抝口,於是就出現「A咖」這種很傳神的名稱了。


「A-list、B-list 、C-list」三種等級還是不能把所有的演藝人員包括進來,於是衍生出現「D-list」,也就是三流以外、根本不入流的無名小卒,這就是A咖、B咖、C咖、D咖的由來啦。


如果「A咖」是紅花,那麼「B咖」就是綠葉,而「C咖」則是小草,從這個畫面經過的一隻小螞蟻只能算是「D咖」了。


慢慢地「D-list」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,只要是在一個領域裡最差的都被叫做「D-list」,而且「D-list」也從名詞變成被當作形容詞使用,例如:D-list cartoons 、D-list T-shirts 。


A咖、B咖、C咖、D咖是演藝圈的劃分,但也是每一個領域自然而然的生態,萬一不幸自己在學校或公司被看成「D咖」,不要氣餒!只要努力還是有機會爬上「A咖」滴。


原文作者: 侑子
文章出處: 東方珍珠網 http://www.mypearl.cc/modules/newbb/viewtopic.php?topic_id=1714&forum=11


B咖文章【延伸閱讀】

沒有留言 :